跨境消费火爆的形势下,内需不振的症结何在?

作者: 高峰 2016-05-25 19:39 来源:东莞经济 境外消费 内需拉动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约达1.2亿人次,而当年仅银联卡海外消费就超过1.1万亿元,境外消费规模也再创新高。

      


      东莞经济网讯    在北京工作的周女士是白领,年薪高达50万,前几天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旅游,在海外购买了20万元的商品。自己穿的,戴的,几乎都是外国货。国货很少青睐,很多中产阶级都有类似的经历。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约达1.2亿人次,而当年仅银联卡海外消费就超过1.1万亿元,境外消费规模也再创新高。同样是消费,为什么偏要“舍近求远”?专家指出,在外贸和投资这两驾“马车”持续疲弱的情况下,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目前应不断提高供给能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国内消费环境,引导跨境消费适当回流。


   近日,美国在线支付公司贝宝(PayPal)和调研公司益普索(Ipsos)共同发布的全球跨境贸易报告显示,35%的中国网购消费者在2015年曾以海淘方式购买商品,而2014年这一比例为26%


      火爆的场面难掩跨境消费背后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跨国跨境消费投诉呈现激增态势。据了解,2015年跨国跨境投诉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跨境旅游中,部分旅行社、导游欺诈消费者或者强制消费购物;二是跨境电商、代购商品的质量存在问题;三是跨境商品的售后服务不完善。


      随着跨境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长期存在的一些消费维权、安全性等问题会更多地暴露出来。需要提醒的是,一些跨境消费的问题可能会逐渐常态化,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相关问题,同时要避免不理性的消费,不盲目地进行跨境消费。


      消费者购物为什么偏要“舍近求远”?我国居民现在越来越富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愿意尝试不同的消费,希望有更多的体验式消费,而跨境消费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需求。

  

      同时,价格因素成为许多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一些进口商品常因各种税费而提高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一些中国有优势的产品如运动鞋、服装,相同的品牌、相同的产品甚至是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加上远途运输成本后,在国外购买要比在中国境内便宜,这是不正常的。


      目前看来,国内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跨境消费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国内的供给能力适应不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特别是在优质消费品和品质服务方面,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跟上节奏。针对这些产品与服务,居民只能选择跨境消费。


      跨境消费如何回流?专家指出,如果我们能够不断提高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让本该出现在国内的境外消费部分逐渐回归。


      进口商品降税措施正在积极推进。201561日起,我国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今年11日起,我国进一步对箱包等16种进口日用消费品实施降税。另据2016年度《关税实施方案》,包括家用滤水壶芯在内的家用滤水装置进口暂定税率从12%降至5%


      提升品牌和品质同样重要,可以鼓励中国企业跨境对一线品牌进行并购、“抄底”,通过兼并的方式,把优秀品牌的研发、设计、销售等能力拿来,对产业发展有利。


      在引导跨境消费适当回流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在供给侧改革中推动流通与生产两方面的改善。一方面要不断降低流通领域的成本,可以发展一些折扣店等;另一方面要提高生产能力,通过在消费品的技术、外形等方面实现提升,为消费者的体验式消费创造更多条件。通过国家相关措施的积极推进以及消费者日趋理性化,跨境消费会实现一定的回流。


微信公众号:“东莞经济”dg136688



0
0

条评论

0/300
发布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