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在哪里?

作者: 白云 2016-06-01 14:22 来源:东莞经济 中国经济 出口导向型经济

中国的经济困难由外部输入导致,根本原因在于出现了全球化结构性危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所有国家都举步维艰。对于困难,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会。有的人觉得起床都困难,有的人只身去平天下都不觉得难。东汉军事家耿弇只身投奔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支撑他的是远大的志向、卓绝的才策谋略和坚毅的执行力,有了这些素质,一个人可以碾压一切困难,把希望变成现实。中国经济要过冬,企业要过冬,个人也要挑战困难,需要有志向、远见和才策谋略。


东莞经济网讯    如今,国内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为继,净出口增长乏力,是当前一系列经济问题的起因和根源。


2001,中国入世并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开启了全球化黄金时代。从世界银行所绘制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曲线图中,这个黄金时代会展现得更加直观。


 


从上图可以看到,从中国入世到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不足十年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总量增长了将近一倍,曲线非常陡峭。2001以前,日本出现了经济泡沫,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国家也增长乏力,期间全球经济增长一度陷入了停滞。


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里,世界经济增长不足50%。随着中国入世全面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总量在十年内就翻了一倍。中国入世后,全球产业链分工进一步优化,世界经济也得以再一次腾飞。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的到来,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变化。

 

      去杠杆已经刻不容缓


入世后,中国贸易盈余迅速增加,但这些钱没有用于大量消费国外的商品,而是用于再投资和产业升级上,目的就是为了发展。


中国制造从最低端的加工贸易起家逐级向上升级,一个产业只要中国能做了其他国家的竞争者可能会退出竞争。若中国能生产高端精密仪器、高端芯片、高端汽车、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后,那么发达国家最后的优势产业可能也要失去了竞争力。


为了发展,中国还要一步步向上走,而发达国家一级级向后退守。当贸易平衡被打破后,经济发展也可能会面临失衡。如今,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了,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当下保增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出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怎么才能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增长成为一个课题。如果不保增长,经济积累的很多问题都会爆发。因此,必须得保住经济增长率。在金融危机前的经济结构中,出口这匹马跑在最前面,后面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这是全球化黄金时代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最根本的特征。


在马车的后面,还拖着投资和出口两辆挂车。如果没有出口这匹马在跑,企业和投资者挣不到钱就没有资本进行投资,国民收入增长受限也不会出现消费增长。所以,名义上是三匹马拉动中国经济向前跑,其实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中出口是基础动力来源,后面挂着的才是投资和消费。


投资和消费本身是不自带动力的,它们都是被驱动的挂车。当出口增长遇阻,马车失速时,如果不进行干预,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就会慢慢下降,直至变成零。马车要继续往前跑,理论上是再找一匹马来提供动力,因此,就要在扩大内需方面做文章。国内的内需在出口导向时代是没有自主动力的挂车,现在被拎出来充当拉动中国经济这辆马车的马。乍一看,是内需这匹马在拉着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向前跑,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在拉动内需。


国内的内需因为消化不了国内庞大的产能,因而难以拉动中国经济这辆体量巨大的马车。中国经济并非像美国那种内需驱动型经济体,也不是按照内需驱动来设计的。所以,2009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短时间内把经济增长率提升上去了,但接下来出现了投资回报率递减现象。现在再扩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为了提升经济增速就加大杠杆会使经济运行的风险激增。


过去,国内经济的投资主体都是为了挣钱而投资。经济失速后的这些年是为了花钱而投资。投资出去的钱用完了,经济增长若不能继续保持应有的水平,还须继续投资。于是,政府债务规模在2009年之后开始大幅度扩张。和以往相比,债务曲线也开始变得陡峭,债务占GDP的比重开始飙升。因而出现了债务拉着马车跑,马车拉着内需跑的现象。


高债务杠杆这条路走不下去,而且十分危险,效果也会越来越差。企业在这种喂饼式的经济活动中并不能创造实质性的价值,沦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债务经济就像毒品,明知道不可控、不可持续,还是会让人越发不能自拔。


央行是一个经济体的心脏,政府是大脑。美国为了维持经济平稳运行,央行开始加速向市场输血。而中国马车拉挂车这条路,一条道跑到黑,不仅投资驱动失灵,最后还可能出现政府干预失灵,到了那一步,除了看着经济硬着陆,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去杆杠已经刻不容缓。

 

     避免陷入资本运作怪圈


既然要去杠杆,那么就不能再输血。但企业失血了怎么办?怎么给企业找血呢?银行不能输血,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转向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启动社会资本为中国经济供血。这个思路是对的,但问题是国内的资本市场等着喝血的地方太多了。打造A股大牛市,利用民间资金为银行和地方政府解围,为企业输血,从而达到给整个经济去债务杠杆的目的,这个思路非常好。但是在外围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试图打造万点牛市,这个时机不对。外面有如索罗斯一类的狙击手,这时推高股市,无异于把最宝贵的血液暴露在了嗜血狂魔们泛着绿光的视线中。


另外,即便A股大牛市真的成功了,靠一群投机分子根本拉不动中国经济这辆巨大的马车。中国经济面临的战略课题是要给马车找到一匹马,若不成功其他的局部改革都是不能长久和不可持续的。找不到这匹马,即便弄一万个蚂蚱也拉不动中国经济这辆马车。在总需求收窄的情况下,资本驱动效果其实并不好,这点从美国的量化宽松可以看出来。因为缺乏投资机会,资本流动性并不会注入实体经济。发达的资本市场在当前的形势下并不一定是中国经济的特效药。


现在,股灾过后,一些地下场外融资,如互联网金融的各种乱象开始出现。有些人可能还不死心,还在拼命的找钱来维持这种马车拉马的游戏。这些人目光短浅,也不筹谋未来,为了能多苟延残喘几天,也不管整个社会洪水滔天。


马车拉马这条路显然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避免爆发系统性风险,不仅要去杠杆,还要纠正之前马车拉马所造成的经济扭曲,要去产能、去库存。释放风险是当前维持经济平稳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投资驱动已经失灵的情况下,还要输血,只会造成更大的风险。如最近房价暴涨,因为找不到很好的投资机会,资金只能涌入一线城市高流动性的房地产市场,把房子当成金融资产来投机牟利。


继续壮士断腕地去杠杆,还是临死前再多抽几口鸦片,这里面是有分歧的。推高房价,杠杆化去房地产库存是抽鸦片的做法。用社会资本为房地产库存释放风险买单,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风险降低了,但是购房者的生活风险却增加了。这并不是释放风险,这是在转移风险或者转嫁风险。

 

      供给侧改革:给马车装上发动机


为了不引发系统性风险,未来应该不会再输血了,尤其是房价暴涨这一出闹剧又再次提出了风险警告,投资驱动已经失灵,再输血只会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如果再宽松等于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好不容易释放的风险又会再次增高。财政政策有限的资源会用在刀刃上,未来定向操作会更多,以往撒胡椒面式的财政支持可能不会再出现。


从需求侧分析进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出口增长已经遇困,净出口很难再出现长期持续的大幅递增;消费方面,目前可能已经把国人的购买力消耗掉了,消费不会再有大动静;投资也已经宣告失灵。需求侧已经无法再给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可见需求侧改革是条死胡同。


需求拉着供给跑,需求侧动力缺失,也就是说给中国经济这辆马车找到一匹新马这条路,暂时是走不通的。那么着力点就只能放在供给侧。供给侧生产函数的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劳动、资本和效率提高。下面分别从供给侧各要素做分析。


从资本角度看,以后不会向市场放水,因为投资回报明显递减,放水只会给经济堆积风险,毫无意义;从劳动力角度看,人口红利也没了,廉价的资本和廉价的劳动力供应都没了。这就逼着企业家用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去赚取像以往那样的利润。


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都没什么文章可做,唯有靠提高效率这一条路。所谓创新驱动就是要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用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去挣钱,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力,没有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还能挣钱才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有的企业家可能会说,他没这个能力。于是,就可以让有本事的人兼并重组他的企业,让有能力的人去搞企业、做生意。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三大难题和挑战:一是要释放风险,表现为去杠杆、去产能和去库存。这个是为上一个经济周期遗留的问题擦屁股;二是要保增长;三是要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要转型。这三点之间,有先后、主次和轻重。重中之重是去杠杆释放风险,这样才能根除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以前已经犯过把马车放在马前面的错误,现在已经不能再犯先吃饭再擦屁股的错误,不然中国经济就真的会硬着陆。


要去杠杆释放风险,那么在一些风险集中度最大的地方和行业,部分市场主体会拼死抗拒的。2009年后的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可能是通过房地产透支了老百姓未来几十年的购买力为代价的。现在购买力已经枯竭,能买得起房子的购房者只会越来越少,整个市场的需求开始全面收窄递减,而库存的压力却很大,高杠杆的债务风险也很大。鱼毕竟越来越少了,这样涸泽而渔的做法其实是去不掉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和库存的,只是在垂死挣扎。当前经济的首要战略任务是解除硬着陆风险。


从企业层面看,低效率、高杠杆、现金短缺、无技术储备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兼并重组大潮中将会被大面积兼并。即便它们不被吞并,政府停止输血,它们也活不过这个冬天。这一轮兼并重组大潮过后,熬过冬天,春天一到,高效率、低杠杆、现金充裕、技术储备深厚的企业在兼并重组了很多企业之后就会成为极具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经济寒冬,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低效率的行业还占用大量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在释放风险的这几年,经济增长率下滑到6%甚至5%,都是可以被接受的。除了用时间换消化风险,并没有更好的办法。社会购买力被房子掏空了,社会再也背不动这么大的风险。在“三去”完成后,中国经济才会开始企稳回升,出现实质性的增长和复苏。在这个周期里,信心最重要,其次是现金。对于那些互联网金融之类的理财产品,普通人还是要保护好自己的现金。它们是严冬戈壁滩上的喝血怪。现阶段,保护好现金比投资更重要。


如果说给之前的经济旧账擦屁股,保增长,是为了眼前和现在。那么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是为了未来。给马车装上发动机,以创新和效率驱动中国经济,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源,是未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保障。

 

     是挑战更是机遇


靠货币扩张扩大内需市场,经济发展从出口导向向内需导向转型,日本已经走过这条路,后果十分惨烈。同样,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导向型经济转型,中国过去的几年曾尝试用财政扩张来扩张内需,后果也很麻烦。可见,要形成内需导向型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个技术活。中国经济这辆马车需要通盘的重新设计,拒绝短期麻醉,直面问题。走上了这条方向正确的路,或许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理论上已经不存在了。


这条路未来要怎么走?对外,中国企业要升级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替代进口的高端产品,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宝贵的内需留在境内,工作机会也会留在境内,大家有工作了,消费能力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才能提高。同时,还要继续在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提高外贸企业竞争优势。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大环境下抱团发展、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再能战胜寒冬。


既然要在内需上做文章,那么之前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以生产为中心所建立的经济体系就不再适用当前和以后的经济现实。内需导向,整个经济也会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分配为中心。建立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要让经济活动回归本质,回到经世济民的根本宗旨和任务上去。可见,给马车装上发动机,不仅结构要变,行进方向也要变。


以货币扩张和财政扩张来扩大内需,信贷放出去了,企业找不到投资机会,只好把资金堆放到资本市场上寻找投机牟利的机会,资金并不会真正流入实体经济。真正能扩张需求的,不是靠货币扩张,也不是财政扩张,而是要靠国民经济的内平衡,只有用分配的手段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对于中国这个内需被透支过的市场,耐心的培育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和转型会成功,虽然挑战很大,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最大的风险——经济硬着陆已经被控制了。在风险进一步释放的过程中,经济在向安全的方向发展,只要方向是安全的,即便速度慢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这次改革成功,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进化。从这点看,现阶段的困难是中国经济的挑战,更是机遇。


中国的经济困难由外部输入导致,根本原因在于出现了全球化结构性危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所有国家都举步维艰。对于困难,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体会。有的人觉得起床都困难,有的人只身去平天下都不觉得难。东汉军事家耿弇只身投奔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支撑他的是远大的志向、卓绝的才策谋略和坚毅的执行力,有了这些素质,一个人可以碾压一切困难,把希望变成现实。中国经济要过冬,企业要过冬,个人也要挑战困难,需要有志向、远见和才策谋略。


    有志者事竟成,在严酷的冬天里,能够生存下来的唯有强者。强者之所以是强者,就在于他总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退缩,并把别人觉得困难的事情变成现实。

微信公众号:“东莞经济”dg136688


0
0

条评论

0/300
发布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