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是中国创新驱动的新起点

作者: 赵刚 2016-07-08 11:05 来源:东莞经济 创新 供给侧改革

创新要面向绿色创新,在开放中创新,为的是协调发展、共享发展。面向“十三五”,创新必将贯穿在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东莞经济网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调,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可见,创新已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时代主题。面向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要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必须创新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可谓是,无创新,就无发展,更无小康社会。相较于前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倡导的创新具有更加鲜明的特征。


      进一步突出了创新的战略地位


      在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分别出现27次、38次,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出现高达61次,词频近于翻番。这充分反映出,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以新动能替换旧动能。而且,与前两年相比,政府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各方面均进行了规范指导,使创新政策的覆盖面更广,措施更具体,责任也更明确。


      对科技创新突破的要求更明确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又强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再次明确,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可见,科技创新必然是未来五年创新政策的重中之重,国家对科技突破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推动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走向实质


      虽然党的十八大已提出企业是创新主体,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并不容易被扭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过去一年里,国企改革步入“元年”,僵尸企业要求被加速清理,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试点,国企创新活力将被激发。同时,伴随政府分批取消或下放上千项审批事项和审批权,国内创新的氛围将更为浓厚,中小创业企业面临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将逐渐被消除。未来五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实至名归。


      进一步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


      2015年,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的政策,掀起了全社会创新的火热氛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因此,未来五年,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的支撑下,创新环境将更为宽松、更有保障,全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吸纳就业,创新在全社会将蔚然成风,推动经济发展。


      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已成为阻碍我国创新的重要瓶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等都有利于增强创新动力,充分体现了政府把创新也贯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

      毫无疑问,创新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亮点,也是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根本点、着力点。如今,我国创新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备,所要做的是进一步优化升级,提高执行力和效力。需要强调的是,创新不是孤立的,我国需要推动创新与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四大发展理念融合,实现“五位一体”。即,创新要面向绿色创新,在开放中创新,为的是协调发展、共享发展。面向“十三五”,创新必将贯穿在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东莞经济官方微信公众号:dg136688

0
0

条评论

0/300
发布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