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出路到底在哪里?

作者: admin 2016-09-02 11:11 来源:东莞经济 李肃 转型 四大危机 机遇

李肃表示,当前中国制造面临四大危机:秩序不规范导致的市场竞争危机,全球化格局下成本导向的产业转移危机,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所引发的技术升级危机,互联网革命掀起的行业颠覆危机。 处于转型危机中的中国制造企业,如能主动、积极求变,同样能把握历史机遇,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东莞经济网讯   8月25日,在2016年度东莞“工匠精神”三大评选颁奖典礼上,当代智库论坛执行主席、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制造业跌宕起伏30多年,经历了周期性的多次“更新换代”,目前正步入新一轮转型期。


    李肃表示,当前中国制造面临四大危机:秩序不规范导致的市场竞争危机,全球化格局下成本导向的产业转移危机,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所引发的技术升级危机,互联网革命掀起的行业颠覆危机。


    处于转型危机中的中国制造企业,如能主动、积极求变,同样能把握历史机遇,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步入新一轮转型期

                               

     回顾波澜壮阔的中国制造30年成长史,李肃认为中国制造已经完成了两次更新换代,目前正处于第三次产业大转型阶段。


     第一,八十年代的短缺国有制造。时值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双轨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并行)”背景下,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国企远远无法满足旺盛的国民需求,根本无暇顾及成本、质量、管理等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民营制造业的逐渐崛起,国有制造生产效率偏低、市场能力不足等弊端逐渐凸显。


     第二,九十年代的国退民进制造。从家庭承包式小作坊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凭借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市场效率,迅速发展起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大批国有企业遭遇发展瓶颈,并在国企改革中出现下岗潮。这一阶段,民营制造业崛起,并成为中国制造的主力军。


     第三,二十一世纪国际公司制造。以民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崛起过程中,其固有缺陷持续放大:处于产业链底层,缺乏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完成从代工企业向品牌、研发导向的国际化公司改造的转型升级。


     现状:危机与机遇并存 

                         

     李肃认为,当前的中国制造,面临着四大危机:

 

    一是竞争危机。中国市场经济不够成熟,竞争秩序有待规范,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二是转移危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导致成本导向的产业转移时刻发生。


     李肃表示,“转移的危机,(即使)今天没有,明天也有。”三是升级危机。当今时代,新技术、新理念、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倒逼着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四是颠覆革命。“互联网+”的颠覆性作用,正影响着几乎所有行业,颠覆了各行各业的传统商业模式。


     危机往往是“危”,也是“机”。李肃认为,中国制造虽面临重重困境,但也迎来了淬火重生的机遇。具体而言,中国制造企业可以往五个方向进行突围:


     一是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在技术上取得革命性突破,往往是一家中小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唯一途径,也是其成长为品牌企业的第一步;


     二是寻找低价重组的机会,通过产业结构和竞争秩序的调整,形成和挖掘新的行业利润增长点;


     三是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价值,展开国际并购,以提升品牌价值,完善技术研发布局;


     四是在“互联网+”时代,努力寻找营销突破口,捕捉个性化需求;


     五是进行颠覆性转型,比如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延伸。

                                             


0
0

条评论

0/300
发布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