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争夺之“战”

作者: admin 2016-09-14 11:19 来源:东莞经济 东莞 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正以其高存量的人力资本,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东莞经济网讯  人才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正以其高存量的人力资本,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美国 :“引人+留人+抢人”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各国引进了大批优秀人才。 


1.实施灵活的移民与签证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1)制定灵活的移民政策,招揽他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美国在吸引他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方面,极具战略眼光。美国于1952、1965、1990年三度修改移民法,规定对富有成就的高层次人才,可不论其年龄、资历与国籍,均可定居美国; 


(2)实施H-1B签证计划。从1990年开始,美国就开始实施针对专门技术人才的H-1B签证计划,这是一种有效期为6年的临时工作签证,允许具有学士或更高学位 的外国人到美国工作; 


(3)推行“杰出人才绿卡”政策。美国将“EB-1A杰出人才(AlienofExtraordinaryAbility)”定义为“具有一定专业能力水准,足以证明申请者是该领域中少数而顶尖的人物之一”。 美国政府对这类杰出人才发放杰出人才绿卡(EB-1Agreencard),即授予非美国国籍杰出人才在美永久居留权,并允许其带家人一起生活,从而达到留住高端人才的目的,并成为美国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2.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留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1)R&D投入有法律保障。美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企业每年必须将全员工资总额的1%以上用于教育与培训,并逐年增加该项经费及其所占比重,对于该项经费支出未达标的企业,每年必须将全员工资的1%以上交国库,政府再将其作为R&D经费专项支出,用于R&D活动;

 

(2)政府重视R&D投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与R&D投入,使其R&D经费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左右的高水平状态;

 

(3)企业R&D投入力度大。美国前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用于创新型人才开发、R&D活动的经费年均增长25%, 其中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麦道飞机、国际商用机器、杜邦化工等公司在这方面的经费支出年均增长40%左右,且这些企业都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R&D经费一流的实验室与科研条件。

 

3.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就地招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美国跨国公司纷纷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通过高薪聘请、股权、期股激励等方式,就地争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使这些国家的人才虽未流出国门,但实际却为美国所用。IBM、英特尔、惠普公司等,都在海外设有研发中心,并成为美国在海外掠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桥头堡”。


                           

 

韩国:实施人才回流政策 


韩国在50-70年代是典型的人才外流国,90%的留学生学成不归;而到了80年代其外流人才纷纷回国,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回流人才迅速增多,回归率达60%以上。 这虽然和韩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不无关系,但更是其成功实施人才回流政策的结果。

 

1.实施科技计划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一是将第三个五年计划(1972-1976)定为国际技术合作期,制定“特别工业研究财政计划”、“产业技术开发计划”和“促进中心企业十年长期计划”等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1991年开始实施“G-7计划”和“先进国家计划”,计划在其后10年投入62.5亿美元,攻关所确定的14项关键技术。这些计划都明确了科研人员与经费投入,仅“先进国家计划”一项就需要61508名科研人员,从而使计划起到了树立旗帜、振奋人心、集聚人才的纽带作用。

 

2.制定优惠政策留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韩国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财政补贴用人单位,由其为回流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的住房;

 

二是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与子女安排就业或就学,并由财政提供一定的教育津贴或工业津贴;

 

三是财政补贴为高层次人才回国提供搬迁所需相关费用;

 

四是对回归高层次人才提供国内交通补贴;

 

五是为高层次人才安排海外自由旅游等。


              

 

新加坡: “宏观导向与微观导向”有机结合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的小国。1959年前只不过是马来西亚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自然资源极度匮乏。 但自1959年独立以后,在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1996年起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并被公认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其成功的秘诀除了“人才立国”、“精英治国”的理念和拥有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以外,就是对人才资源的大力开发和积极引进。新加坡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上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即:①重视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②重视“精英教育”,培养了一支高层次精英人才队伍;

 

③重视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培养了一支科技企业家队伍。

 

与此同时,还高度重视人才吸引,积极引进海外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新加坡政府务实理性、大胆创新,构筑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才市场体系。

 

新加坡人力部作为全国人才资源开发与引进的统筹协调与管理部门,为了在全球网罗人才,人力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联系新加坡”在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等建立了十多个海外分支机构,

 

专门为希望到新加坡留学和工作的外国人及海外新加坡人提供各种咨询服务,积极为求才若渴的新加坡企业和希望到新加坡工作的海外人才牵线搭桥。

 

为了鼓励企业招纳外国优秀人才,新加坡政府规定企业在招聘、培训外来人才方面的支出,以及为外来人才提供高薪和住房等福利待遇的支出,可以享受减免税。 


此外,政府还通过调低个人所得税,出资为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员提供培训机会等手段进一步吸引人才。为了留住人才,新加坡政府近年来每年都批准约3万名外国人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并允许部分外籍专业人士成为新加坡公民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技能发展基金”制度以及“全国工资理事 会”和“工业仲裁庭”模式具有良效。它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宏观导向与微观导向”有机结合的策略,可以认为它是新加坡人才市场宏观制度体系的核心,是新加坡人才市场在全球独一无二的特色。


                     


香港:优厚条件吸引精英 


中国香港是全球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香港政府对市场采取的是积极的不干预政策。 虽然香港土地面积只有1100平方公里,人口690万,自然资源贫乏。


但香港市场繁荣、经济发达、产出效率高。 在香港,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高度重视。据香港教育统筹局的官员介绍,2004年港府对教育的投入就占到全港政府开支的23%。 


在香港,无论是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还是基础教育,其教师的工资都是全球最高的。尤其是高等教育,港府通过给予人才优厚的条件来吸收全球精英为港服务。 


接着,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和运用。据香港劳工处官员介绍,目前全港经劳工处注册登记的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过1600家, 其中,800多家主要业务是介绍海外家庭佣工;其余约800家主要业务是为雇主介绍行政与专业人才,这其中,又大约有15-20%的人才服务机构主要从事公司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寻猎工作。

 

这1600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均为私人企业,每年需向劳工处注册登记、申领执照、并每年缴纳2000港币的管理费。 执照申领和注册登记的程序很简单,完全依照市场需求,没有特殊要求和准入限制。另外,香港劳工处也设有下属的职业介绍中心,这些机构的经费全部由政府拨款,免费为香港的居民和企业服务。 


香港职业训练局是法定机构(类似于国内的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为香港的产业发展提供训练有素的合格劳动者。 由此可见,完善而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准的专业服务构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体系和人才市场运行模式。

 

启示与建议


综合来看,由于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人才开发的举措与途径也各异。但就引进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而言,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可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优良环境是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磁石。

 

一是政策环境方面,如美国灵活的移民政策、H-1签证计划、“杰出人才绿卡”政策,英国的HSMP计划和韩国的人才回流政策等,都为高层次人才流动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保障; 


二是工作环境方面,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R&D投入、科研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为科研工作提供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科研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如各发达国家的高R&D投入和美国硅谷、韩国大德科学城等,无不让创新创业者神往; 


三是生活环境方面,发达国家都在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美好生活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为高层次人才营造安心、顺心与舒心的生活环境。


                   

 

其次,优质服务是留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法宝。

 

对于高层次人才而言,薪酬待遇不可忽视,但人文关怀和优质服务更为重要。发达国家为争夺全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各出高招,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成龙配套的优质服务。 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二是建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综合服务机构,实行“一经受理、全程跟综服务”的模式,确保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等手续一经受理就及时办结等;

 

三是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积极推行“个性化、多样化、舒适化、便捷化”等多种服务方式;

 

四是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住房、购房购车补贴、交通补贴、自由度假与海外旅游等; 


五是为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及子女安排就业或就学,并由财政补贴搬迁费用等。

 

第三,校企合作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发达家国都高度重视推进校企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培养高层次人才。如德国的创业型大学实现了知识的生产、传播与转化的一体化,实现了政产学研的高度融合。此外,发达国家还通过鼓励与扶持跨国企业及高校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就地招揽、培养与利用当地高层次人才,推进大学与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将评判高层次人才的权利下放给用人单位,实施人才回流政策等,多途径、多举措培养与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大力推进下,发达国家培养与引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其中不乏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 东莞应做好引智、强智和用智工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创新型经济,是实现各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必经阶段。 


对于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世界工厂”——东莞而言,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而发展创新型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 东莞市政协常委叶效怀提出建议,要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助推东莞创新型经济发展。 他认为,东莞应做好引智、强智和用智工作,重视人才开发,充分发挥不同领域和层次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


他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无锡2006年起实施“530”计划,政府从创业启动资金、工作场所和公寓住房以及风险投资和资金担保为入选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2012年又推出“530”计划的升级版,加强对科研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仅2012年就引进了10个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和119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

 

东莞应借鉴无锡“530计划”、调整人才引进思路,把招商引资和招科引智结合起来,把科技人才和科技项目引进结合起来,进一步调整完善有关人才政策,在产业场地补贴、创业资金扶持、安家补贴、税收奖励等方面给予留创人员大力支持。 创新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东莞在加大吸引外地高技能人才的力度的同时,要着力依靠本地高校培养一批能够扎根东莞的本土技能人才。 引导本地高校聘请相关企业家、高管或者研发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师,以更好促进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接,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东莞要重点依托留创园、创业孵化基地、创业人才大厦等创业平台,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优化创新人才工作生活环境。要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必须着力营造优质的人才工作生活环境。首先,要在科技产业园区完善生活基础配套设施,提供优质方便的医疗服务、交通服务、饮食服务、休闲娱乐场所等等;

 

其次,要为创新人才子女读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解决他们对子女入学问题的后顾之忧;最后,要在产业园区内大力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此外,东莞理工学院刘建华教授则建议,东莞应制定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发展计划,加强东莞本土与海内外,特别是与珠三角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海内外、尤其要吸引珠三角的研发机构扎根东莞,加强东莞与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

 

他认为,东莞需树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创业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双管齐下政策,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人才的浓厚氛围。 当前,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虽然全球化的冲击曾使人痛苦,使人迷茫;无论你喜欢也好,反对也行,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人才竞争力决定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还是亚洲四小龙的成长,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相信,东莞努力做好引智、强智、用智工作,未来,在人才争夺之战中也会占据优势地位。

0
0

相关资讯

首届广东智博会在莞开幕
东莞拟出台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
解读东莞史上最严公积金提取政策
东莞携手腾讯借“互联网+”打造智慧城市
【重磅推荐】创业天堂,东莞名片
东莞2015年政府债务限额为619.87亿元
博商东莞同学会成立6周年 会员企业超过1600
解码东莞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互联网+”将使东莞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2016东莞首届民营医疗行业三大评选正式拉开帷幕
东莞:儿科医生压力大 盼薪酬改革倾斜
东莞大医院试点双向转诊 引导患者在社区看病
关于严禁恶意刷票行为的重要公告
网友的爱如潮水,“三大评选”总投数攻破百万大关
东莞要让音乐剧表达城市与产业本身
馒头vs泡菜:透析中韩音乐剧的产业化之路
实体产业与文化艺术之间的 哺育与反哺
下一个出口:东莞音乐剧市场化的破与立
东莞音乐剧应如何“扭亏为盈”?
音乐剧让东莞更自信
如果没了品质,东莞还剩什么?
弘扬工匠精神 礼赞东莞质造——三大评选正式上线
2016年度东莞“工匠精神”系列评选结果今日出炉
2016世界莞商大会五大亮点 体验东莞新高度
东莞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工作将试点“4+1”个行业
冯兴元:不能站在东莞看东莞,要注重区域营销
东莞设立首个国际化产业投资基金
世界莞商迎来新领路人 ,尝试以资本撬动东莞新兴产业
走出去要注重协同营销
莞企欲做移动互联网入口领跑者
励志功夫喜剧片《少年英雄》在莞杀青
百位倍增大咖头脑风暴,立体式倍增图谱解码倍增奥秘
展会提前看,中国移动终端产业生态链蔚然成形
2018中国(东莞)移动终端产业高峰论坛盛大开幕
百日攻坚!东莞确保全年实际投资金额超千亿!
东莞消息|华阳湖大桥工程项目迎新进展!
东莞消息|最新!CBD即将完善这些配套建设!
镇街规划|最新!这个镇的高铁站将有大变样!

条评论

0/300
发布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