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创新对话助力新型大国关系

作者: 赵刚 2016-09-13 16:53 来源:东莞经济 赵刚 中美技术转移中心

由中美双方对中国的创新政策的分歧开始的对话进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从分歧到对话,从对话到合作的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同时,因为中美创新对话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较大的影响,后来陆续举行了中欧创新对话、中俄创新对话、中拉创新对话等。

东莞经济网讯 中美创新对话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首次举办,至今已经进行了六次,今年即将在北京举行第七次对话。回顾对话从缘起,到议题设置,对话中的针锋相对,以及共识文件的反复推敲,双方既有争论又有合作。


由中美双方对中国的创新政策的分歧开始的对话进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从分歧到对话,从对话到合作的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同时,因为中美创新对话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较大的影响,后来陆续举行了中欧创新对话、中俄创新对话、中拉创新对话等。


回顾中美创新对话的历程,总结起来就是做到了两个实现、建立了四个平台、达到了两个效果。


两个实现:实现了从分歧到对话、实现了从对话到合作。


对话的缘起是美国、欧洲等跨国公司认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政策,特别是政府采购政策与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挂钩,影响了欧美等国家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该问题上升为美国、欧盟等政府对中国施压的借口。


由于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中美元首会晤的头号议题,本着加强理解、互相尊重的原则,中国领导人提议,该问题纳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经济轨,专门设立中美创新对话机制,由中国科技部和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牵头,双方政府科技和经贸等部门的高层参加,并安排部分企业家和专家参加,增加对话的广泛性和深度。因此,创新对话这种新颖又高效的机制诞生了。


经过六轮对话,双方化解了不少分歧和矛盾,加深了理解,达成多项合作。


四大平台:中美联合专家组、中美联合研发中心、中美技术转移中心、中美科技创新园


中美创新对话的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特征,是建立了一个由双方多位专家组成的联合小组。例如,针对美方提出的中国高企认定的问题,通过联合专家组两年的研究工作,从宏观上进一步理清了利用税收优惠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从案例上分析了在知识产权问题的各种做法,为双方政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取得良好效果。


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为代表的联合研发中心模式,也是中美创新合作的一个有效方式,在气候变化、农业、环境、健康等领域,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中美技术转移中心是一个新的合作模式,由双方的产学研机构共同发起,双向转移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同时联合向第三国进行技术转移,加快促进技术的扩散和应用。中美科技创新园也是对话中的一项成果。


在第三次中美创新对话中,当时的无锡市市长朱克江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可持续发展顾问麦克唐纳先生共同提议在无锡建设中美科技创新园,用双方的技术、双方的资金、双方的管理经验等,打造出一个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集聚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示范区。该提议得到了中美众多产学研机构的响应,借助对话机制,双方迅速在无锡、青岛、保定以及美国的硅谷等地建立起了多个科技创新园、孵化器等,取得了良好效应。


两个效果


对话加深了中美的相互理解,有分歧没关系,通过对话和交流,分歧和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同时,通过对话,发现了双方的需求和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中美携手可以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因此,中美创新对话,丰富和充实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为中美关系作出了贡献。


东莞经济官方微信公众号:dg136688




0
1

条评论

0/300
发布

最新评论

加载更多